39问医生

餐后胆囊什么意思

付志强 肝胆胰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餐后胆囊是指在进食后胆囊收缩,准备储存和排放胆汁。
当食物进入胃部时,会刺激十二指肠分泌一种叫做缩胆囊素的激素。这种激素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胆囊,促使胆囊平滑肌收缩,从而将胆汁排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如果胆囊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胆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的胆囊问题还可能增加患胆石症的风险。
对于怀疑有胆囊问题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超声检查或CT扫描来评估胆囊的形态和功能。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胆囊是否正常收缩以及是否存在结石等异常情况。针对胆囊问题,轻度的情况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如避免高脂食物、定时进餐并保持体重健康。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为了维护胆囊健康,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存在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人群。此外,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也是预防胆囊问题的重要措施。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