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抖在中医上称为震颤,震颤用中医可以治疗,但需要根据引起震颤的原因进行治疗。中医认为震颤可能是由肝风、痰热、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脾虚等引起的。
1、肝风
肝风通常是由于情志过极、肝气郁结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会出现肢体抽搐、震颤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天麻、钩藤、菊花等中药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痰热
痰热是指痰热之邪蕴结于肺,以发热、咳嗽、咯痰、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病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热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清肺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等。此外,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是由于肝肾两脏阴液亏虚,导致肝阳上亢所致的病理变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震颤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是指人体的血液、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眼花、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丸、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脾虚
脾虚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久病不愈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浮肿、眩晕、皮下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