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排卵期出血,多考虑是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子宫内膜炎、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疾病导致的,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接受有效的治疗。
1、激素水平下降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46岁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从而出现少量脱落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需要注意做好局部的清洁护理。
2、子宫内膜炎
若是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宫颈口进入子宫内,诱发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3、宫颈炎
如果患者有多个性伴侣,可能会导致宫颈部位受到病原体入侵诱发炎症。在炎症的持续刺激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外阴瘙痒等不适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奇霉素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要避免发生性生活。
4、子宫内膜息肉
如果子宫内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子宫内膜息肉的体积就会逐渐增大,也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的黏膜破裂,出现不规则出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息肉摘除术、宫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5、子宫肌瘤
家族遗传、激素水平异常等多种原因诱发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会导致子宫内膜的面积增加,如果肌瘤体积较大,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红金消结胶囊、米非司酮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如果病变的程度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子宫肌瘤切除术改善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