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体位性低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的区别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体位性低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诊断方式不同以及治疗措施不同。
1.病因不同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从卧位或坐位突然转为站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导致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而引起暂时性的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是指长时间站立后出现的血压下降,可能与年龄增长、药物副作用等有关。
按要求,体位性低血压主要发生在快速站起时,通常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而直立性低血压可能导致晕厥,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
2.症状不同
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包括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直立性低血压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疲劳、出汗异常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
3.诊断方式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通常通过测量卧位和立位时的血压来确定。直立性低血压则需进行倾斜试验,即让患者平躺并逐渐倾斜至90度角,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4.治疗措施
对于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增加盐摄入量以提高血容量,必要时服用米多君等具有收缩血管功能的药物。直立性低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缓慢起床、穿着弹力袜等改善,严重者可使用特拉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降低血管阻力。
无论是体位性低血压还是直立性低血压,都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特别是老年人群,应避免快速改变体位,以减少发生的风险。
66
2024-10-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