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因素
如果在排小便的时候,不注意卫生或者是喝水过少,导致了尿液比较浓缩,就可能会刺激到局部黏膜组织,从而产生一定的异物感以及瘙痒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来改善症状。
二、病理因素
1.包皮龟头炎:通常是感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滴虫、阿米巴原虫、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可使患者的尿道外口部位受到炎症刺激,进而出现上述不适,并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咪唑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复方咪康唑霜、克霉唑乳膏等,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情况,则需要遵医嘱服用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抗真菌药物来进行治疗。
2.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皮肤性疾病,主要经性行为传染,好发生于生殖器和会阴部,也可累及尿道口,表现为大小和形状不一的针刺样、息肉状或绒毛状突起,还可伴有糜烂、出血、坏死、瘙痒等表现。此时应避免搔抓患处,同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还可通过激光、冷冻等方式将疣体去除。
3.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主要是由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这些病原微生物会侵犯男性的尿道,从而会导致男性出现尿频、尿急以及尿痛等情况,并且还会伴随着尿道口长有小米粒疙瘩、发痒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罗红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颗粒等。
4.其他情况:还可能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因素有关,当结石位于尿道口时,也会刺激尿道口,导致出现此类现象,同时还可伴随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若为良性病变则无需过于担心,定期复查即可,若是恶性肿瘤则需根据病情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等措施。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换洗内裤,保持个人清洁,适当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