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一般是指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打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手臂肿了,可能是局部刺激、过敏反应、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局部刺激
因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在注射后可能会对局部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症状。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可以注意局部的清洁护理,避免沾水,也可以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2、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而且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此时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局部肿胀、皮肤瘙痒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立即使用冰袋冰敷,等到24小时以后再使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肿。
3、感染
如果患者在打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不注意针口部位的护理,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医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刺激
如果患者在打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未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用药,可能会使药物中的成分在局部发生堆积,从而出现手臂肿胀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舒筋活血片、大活络胶囊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会使局部的肌肉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肿胀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先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以后再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做比较剧烈的运动,也要避免使局部受到压迫,否则会加重肿胀的情况,不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