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度一般指37.8°C。有时测量口腔体温在37.8°C,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口腔测温一般是将体温计放置在舌下部位,并紧闭口唇,放置3分钟后取出读数,正常值一般在36.3°C-37.2°C之间。如果患者刚喝完热水或者是吃过热的食物,可能会使口腔体温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可以通过多喝水、温水漱口等方式进行改善。
2、上呼吸道感染
身体抵抗力低下,受病毒入侵,可能会出现流鼻涕、鼻塞、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温毛巾擦拭身体的方式缓解。
3、肺炎
肺部受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可能会刺激肺部黏膜,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等方式治疗。
4、支气管炎
支气管受病原体感染,可能会产生炎症反应,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治疗。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症状。如果患者腋下体温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喝适量的温开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且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