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好了以后,穿鞋的时候新肉很痛,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过度摩擦、感染、拇囊炎、跖疣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正常现象
鸡眼是由于长期挤压、摩擦而引起的局限性角质增生性损害,一般会出现针头至蚕豆大小的倒圆锥状角质栓,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边界清楚,中心有倒三角形的硬组织嵌入皮肤。在鸡眼好了之后,如果穿鞋过度挤压或者摩擦,可能会导致新肉疼痛的情况。患者可以先更换舒适的鞋子,然后按时泡脚,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2、过度摩擦
如果患者在鸡眼好了之后,长期穿过于挤脚的鞋子,可能会导致新肉与鞋子过度摩擦,使局部皮肤出现损伤,从而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3、感染
如果患者在鸡眼好了之后,没有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从而诱发炎症,导致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4、拇囊炎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拇囊炎,在走路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肌肉组织受到牵拉,从而引起疼痛、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来治疗。
5、跖疣
跖疣通常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脚部存在跖疣,可能会导致脚部皮肤出现角化过度,从而出现疼痛、丘疹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维A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