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浆凝血时间10.2有问题吗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浆凝血时间一般是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通常情况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0.2秒通常是有问题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在血浆中加入20到30秒后,观察血浆凝固的时间。正常情况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应在25秒以上,如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常见于口服抗凝剂、肝素和溶栓剂等。如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但仍在正常对照值的2.0~3.0秒之间,则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0.2秒可能是患者患有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维生素K缺乏症等疾病导致的。

1、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通常会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从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多种严重疾病的作用下,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从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等药物进行治疗。

3、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体内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维生素K3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量进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比如猪肝、鸡蛋黄、菠菜等。

4、其他原因

此外,也可能是服用抗凝药物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3-08-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