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属于DNA病毒,包含200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致病性、传染途径等存在差异。根据其致癌潜能大小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与宫颈癌、阴茎癌发生有关,而低危型则与寻常疣、扁平疣等相关。
一、HPV病毒感染机制
1.吸附:HPV病毒首先需要吸附于宿主的皮肤或黏膜上,然后进入角质细胞间。
2.脱壳:HPV病毒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外周衣壳被吞入细胞核内,包膜则留在胞浆内。
3.转录与合成蛋白质:HPV病毒RNA经反转录酶的作用形成DNA,整合进细胞基因组,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4.组装与排出:以病毒DNA为模板,合成衣壳蛋白和其他结构蛋白mRNA,后者指导合成7种早期蛋白质和6种晚期蛋白质,组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成熟的HPV颗粒从细胞膜溢出并离开细胞,再次感染其他正常细胞。
二、HPV感染临床表现
1.低危型:常表现为手部、足底部、生殖器部位的皮肤赘生物,如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等。
2.高危型: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寻常疣、丘疹状隆起性鳞屑性损害、结节性大色素沉着斑、原位癌、浸润癌等症状。
临床上针对HPV感染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激光治疗、电灼疗法以及液氮冷冻等方式进行处理。此外,也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同时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清除HPV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