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便血疾病自测表

李延巍 胃肠外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便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痔疮、肛裂、结直肠息肉、直肠癌等多种疾病引起,因出血量及伴随症状不同,患者在发现便血的情况后,可在家中进行简单的自测,但不建议患者自行使用,避免造成疾病的延误和加重。若患者便血量较大,且伴有其他身体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以及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1、便常规:大便常规是临床常见的检查,包括显微镜下红细胞、白细胞、球细胞等的数量或形态,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大致判断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2、大便潜血试验:大便潜血试验是利用化学指示剂检测大便中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的含量,可根据结果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一般出现3+及以上的情况,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3、肠镜:肠镜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肠道病变,并确定下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可对大便进行止血化验,也可在肠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4、其他:对于便血伴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的患者,建议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有无消化道肿瘤。
此外,大便出血可能与饮食等因素引起的肠道黏膜受损有关,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缓解,如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等。少数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出血的现象,建议注意观察,若伴随有严重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66
2023-09-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