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偏高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肾小管坏死、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镁血症、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饮食不当
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摄入过多含镁的食物,比如菠菜、油麦菜、紫菜等,可能会使体内镁含量偏高。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进行改善。
2、急性肾小管坏死
如果存在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情况,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镁排出减少,导致血液中镁含量偏高。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果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使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导致机体代谢降低,使镁在体内蓄积,从而出现血液中镁含量偏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富含碘的食物。
4、高镁血症
如果存在高镁血症,会导致血液中镁浓度升高,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肾功能不全
如果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会导致肾脏功能下降,使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导致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出现血液中镁含量偏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碳酸氢钠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