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胆源性胰腺炎怎样治疗

方霖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胆源性胰腺炎可以通过禁食水、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禁食水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暂时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减轻胰腺负担。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胃肠道黏膜水肿、充血,此时进食可能会加重病情。通过禁食水,可以减少消化液分泌,降低胰腺压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适用于急性期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有严重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
2.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通常采用鼻饲管插入胃内,持续吸引胃内容物,同时监测引流量和颜色变化。此方法有助于减少胃酸和食物残渣进入十二指肠,从而减少胰酶激活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缓解腹胀和不适感。适用于伴有明显腹胀、呕吐或腹部疼痛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在保守治疗期间。
3.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一般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等,按医嘱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由于胆源性胰腺炎常伴随胆道感染,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胰腺组织的进一步损伤。适用于合并胆道感染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疾病早期或手术前使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胰腺负担。饮食方面应遵循低脂、易消化的原则,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肪食物,以减少胆汁反流对胰腺的刺激。
66
2024-07-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