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低位截瘫和高位截瘫的区别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低位截瘫和高位截瘫的区别在于病变部位、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及肛门功能以及脊柱稳定性。
1.病变部位
低位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在L1以下水平,而高位截瘫则指脊髓损伤位于C7以上水平。低位截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可能保留,但高位截瘫患者通常完全丧失运动能力。
2.运动功能
低位截瘫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但上肢的功能通常保持完好;而高位截瘫患者除了下肢瘫痪外,还可能出现上肢瘫痪的情况。
3.感觉功能
低位截瘫患者的受损区域主要集中在腰部以下,因此其感觉障碍主要表现在下肢;而高位截瘫患者的受损区域较高,因此其感觉障碍包括躯干、四肢以及会阴部的感觉减退或消失。
4.膀胱及肛门功能
低位截瘫患者常会出现尿潴留、便秘等问题;而高位截瘫患者由于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严重,更易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5.脊柱稳定性
低位截瘫患者的脊柱稳定性相对较好,因为损伤位置较低,对脊柱的影响较小;而高位截瘫患者的脊柱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继发性损害,如脊柱侧弯等。
无论是低位截瘫还是高位截瘫,都需要关注并预防褥疮的发生,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肌肉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
66
2024-11-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