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小儿流口水,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可能是口腔溃疡、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疾病引起的。
1.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小儿正处于长牙期,牙齿萌出时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增加,从而出现流口水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在牙齿萌出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2.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性疾病,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低下或创伤等因素导致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点,并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使用冰硼散、西瓜霜喷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3.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患儿可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有流口水的现象。对于病情较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即可。但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5°C,则需要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退热药物进行治疗。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等方式传播。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可出现流口水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遵医嘱给患儿服用利巴韦林片、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做好患儿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另外,还需让患儿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