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流鼻血,一个月平均二次,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急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空气干燥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过于干燥,使鼻腔黏膜破裂,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也可以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2、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由于炎症刺激,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如果患者经常用手抠鼻子,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破裂,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缓解症状。
3、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发生在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由于炎症刺激,患者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如果患者经常用手抠鼻子,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破裂,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过敏性鼻炎
如果患者是易过敏体质,鼻腔吸入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过敏性鼻炎,从而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出现经常流鼻血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5、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可能是由于外伤、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由于偏曲的鼻中隔黏膜比较薄弱,容易受到气流和尘埃的刺激,从而导致鼻中隔黏膜糜烂、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