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细菌性痢疾是由什么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也可能是阿米巴原虫感染、食物中毒、长期精神紧张或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志贺菌感染
志贺菌侵入人体后,在小肠下端和结肠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炎症、坏死和脱落,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2.阿米巴原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消化道,其在肠道内繁殖并形成溃疡,可能导致腹泻、发热等症状。当原虫通过破损的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时,会引起全身性的感染,包括脑部感染。针对阿米巴原虫感染,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奥硝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抗原虫治疗。
3.食物中毒
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等致病菌污染,这些致病菌产生的毒素会导致胃肠黏膜受损,进而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对于食物中毒的患者,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洗胃处理,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颠茄片、消旋东莨菪碱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高度压力状态中,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进而影响肠胃的正常功能,可能会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从而出现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建议放松心情,适当转移注意力,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匹维溴铵片等药物调节胃肠运动功能。
5.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对抗志贺菌和其他病原体,导致感染易于扩散,加重腹泻、发热等症状。提高免疫力是关键,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实现。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胸腺肽注射液、脾氨肽口服溶液等药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志贺菌感染的风险。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应关注大便常规、血常规以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
66
2024-05-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