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脾肾阳虚寒湿的医案有很多,常见的有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
1、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药材组成的,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主要是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等药材组成的,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
3、四神丸
四神丸是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等药材组成的,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泄、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等。
4、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主要是由肉桂、熟地黄、牡丹皮、山药、茯苓等药材组成的,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等症状。
5、右归丸
右归丸主要是由熟地黄、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等药材组成的,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等症状。
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另外,如果患者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