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药物性肝损伤能否致乙肝病毒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药物性肝损伤不会直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是由特定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药物与肝脏细胞膜受体结合,干扰细胞代谢过程,进而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而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侵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破坏肝细胞,引起肝脏炎症和坏死。因此,药物性肝损伤不会直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
但某些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以及一些中草药,如土三七、黄藤素等,可能增加肝脏负担,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此时若患者本身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则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或肝功能损害的现象。
对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可诱发肝毒性的药物,并在使用任何新药前咨询医生;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应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
66
2024-05-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