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病毒类药物:临床常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局部,以抑制病毒复制,促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而清除病毒。同时联合口服胸腺肽肠溶片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2.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栓剂,可以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刺激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作用,从而起到辅助杀灭病毒的作用。
3.抗炎消肿类药物:当合并有细菌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呈脓性改变,则考虑为淋球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
二、物理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电灼以及液氮冷冻等,主要是利用热效应破坏异常上皮组织,达到去除病灶的目的。
此外,部分患者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仍有可能会转变为持续性的感染状态,此时需要定期复查。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并注意适当锻炼身体,饮食方面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及蛋白质,有助于增加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