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大便后来拉不出了,可能是因为大便干结、肠道蠕动减慢、直肠炎、肠梗阻、直肠息肉等原因所引起的。
1、大便干结
如果患者长时间憋大便,会导致大便在肠道内的时间过长,大便中的水分会被肠道过度吸收,从而使大便变得干结,在排便时会比较困难。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香蕉、火龙果、西红柿等,可有效改善大便干结症状。
2、肠道蠕动减慢
如果患者憋大便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大便在肠道内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患者可通过多喝水,多进行运动,比如跑步、跳绳、打篮球等,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症状。
3、直肠炎
直肠炎是指发生在直肠部位的炎症,因为炎症刺激会导致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在排便时会受到阻碍,从而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排便困难症状。
4、肠梗阻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肠梗阻,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从而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患者可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
5、直肠息肉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直肠息肉,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就会导致直肠息肉体积逐渐增大,在排便时会导致直肠息肉受到挤压,从而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患者可以前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比如内镜下切除息肉等。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