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心率不齐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不排除是缺氧、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正常现象
刚出生的宝宝,各项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可能会出现心率不齐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缺氧
刚出生的宝宝,如果所处的环境过于嘈杂,可能会导致宝宝缺氧,从而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此时家长需要及时改善环境,避免宝宝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及时给宝宝喂奶,及时排出宝宝体内的乳汁。
3、先天性心脏病
如果宝宝在胚胎发育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可能会诱发先天性心脏病,从而出现心率不齐的情况。如果宝宝病情比较轻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高辛片、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如果宝宝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比如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
4、心肌炎
如果刚出生的宝宝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可能会诱发心肌炎,从而出现心率不齐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避免宝宝受凉。
5、心肌病
如果刚出生的宝宝患有心肌病,可能会出现心率不齐、胸闷、气短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力农注射液、地高辛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术等。
如果宝宝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