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0- 39.net
臭汗症是指患者腋下、外阴等部位大汗腺分泌旺盛,汗液经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后产生难闻气味的疾病。
臭汗症的发生主要与大汗腺的生理功能异常有关。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或者情绪紧张时,大汗腺会大量分泌汗液,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酸等物质,在皮肤表面细菌的作用下,这些物质会被分解为不饱和脂肪酸和氨类化合物,从而产生令人不适的异味。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局部出汗增多且伴有强烈异味,尤其是在运动或炎热天气下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有无异常出汗区域以及是否存在异味。必要时,可能还会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针对轻度的臭汗症,可以采取日常护理措施来改善症状,如勤洗澡、使用除臭剂等。对于严重的病例,则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例如使用氯化铝溶液、注射肉毒杆菌素A等。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穿紧身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有助于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