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大多与心、脾、肾等脏腑有关,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治疗。
1、心
心包经是指心脏包围胸腔的部分,包含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和右心室,经脉的主要作用是主持心神、沟通血脉、维持气血平衡。如果心气不足,就会导致心神失养,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2、脾
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主要作用是运化体内血液,如果脾虚,就会导致血液不足,无法濡养心神,出现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3、肾
肾主藏精,肾虚则会导致肾精不足,无法维持气血平衡,可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常见的穴位还包括肝、胆、大肠等,建议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