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两岁小儿夜啼的最常见原因

童鹏 儿科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导致2岁小儿出现夜啼的原因较多,并不局限于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肠绞痛、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1.环境因素:如果家长没有给小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光线过亮或者声音过大,则可能导致其无法入睡而出现夜间哭闹的症状。此时需要及时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保持安静的环境,以促进小儿入眠。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果小儿存在偏食挑食的情况,体内摄入钙元素不足,可诱发该疾病,使机体处于低钙状态,从而引起肌肉痉挛,表现为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当症状在夜晚时加重后,即可导致上述情况发生。此时需遵医嘱使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3.肠绞痛:若小儿腹部着凉,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继而引发阵发性腹痛,造成小腹胀满、疼痛难忍等情况。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症状会更加明显,影响正常睡眠质量。此时可以适当进行热敷和按摩来缓解不适感。

4.消化不良:如果喂养不当,一次性进食过多或者是吃了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导致食物堆积于胃部,进而对胃肠功能造成负担,还会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在睡前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加重上述症状,影响正常睡眠。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醒脾开胃颗粒、健胃消食片等药物改善。

5.肠道寄生虫感染:若未注意卫生清洁,导致蛲虫寄生于肛门及结肠部位,可引起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以及发热等现象。而且蛲虫体会在夜间活动,在小儿睡梦中叮咬肠道黏膜,使其感到剧痛,因此也可出现此情况。此时应配合医生选择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进行治疗。

66
2023-12-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