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体温35°C左右一般不正常,可能是测量不当、环境因素、服用退热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测量不当
如果患者测量体温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的体温偏低,出现体温35°C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重新测量。
2、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低,并且没有做好身体保暖工作,也可能会导致体温出现35°C的情况,因为环境因素会导致身体的体温出现下降,从而出现体温偏低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做好身体保暖工作,可以多穿衣物或者是多喝热水来缓解。
3、服用退热药物
如果患者在平时出现发热的情况,并且在服用退热药物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从而带走体表的热量,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一般这种情况在停止服用药物后,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破坏等原因导致,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低血糖
低血糖是由于长时间禁食、使用降糖药物等原因导致,由于血液中的血糖偏低,导致身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患者会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适当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进行缓解。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