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的中隔心肌梗塞是什么意思

郝宝顺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中隔心肌梗塞是指心脏的中隔部位出现缺血性坏死。
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血液无法充分供应到心脏肌肉,导致该区域的心肌细胞因缺氧而死亡。由于中隔部位的血管分布较为复杂,更容易受到阻塞的影响,因此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剧烈胸痛,疼痛可能向左臂、颈部、下巴等处放射。此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怀疑急性中隔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会进行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测以及心脏超声波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血管狭窄情况。一旦确诊为急性中隔心肌梗塞,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程序,包括给予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或者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来恢复血流。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建议患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心血管健康问题。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