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视神经萎缩会不会失明?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视神经萎缩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失明,但如果疾病进展迅速或者存在其他并发症,则可能出现失明的情况。
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纤维逐渐退化或损伤,导致视觉功能减退。这种病程较为缓慢,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失明。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缺血性视盘病变等,视神经萎缩可能会伴随有严重的视力丧失。此外,如果视神经萎缩是由压迫性疾病引起的,例如视交叉处肿瘤或颅内高压症,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导致视神经受损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到视神经的功能,最终出现失明的现象。因此,对于存在视神经萎缩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失明的发生。
视神经萎缩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这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且双眼受累的遗传性视神经疾病,常在20-35岁间发病,可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针对视神经萎缩,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监测病情发展,同时注意避免可能导致眼压升高的因素,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或过度疲劳。
66
2024-04-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