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要抬高患肢,主要是为了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消肿,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肌肉萎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促进静脉回流
骨折后会导致局部的血管受到损伤,容易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适当抬高患肢,能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的肿胀,以免病情持续发展。
2、利于消肿
骨折后会导致局部的血管破裂,容易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适当抬高患肢,能够促进血液回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疼痛的症状。
3、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后会导致局部的骨头受到损伤,容易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活动。适当抬高患肢,能够减轻骨头部位的压力,也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4、预防肌肉萎缩
骨折后局部的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容易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适当抬高患肢,能够预防肌肉萎缩,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5、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按摩、热敷,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否则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如果患者骨折后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