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十三个月了,还没有出牙,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缺钙、缺乏维生素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梅毒等原因引起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1、正常现象
宝宝一般在6-12个月开始出牙,但出牙的早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气温、食物性状等。如果13个月还没有出牙,可能是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缺钙
如果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影响牙齿的萌发,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浆等,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缺乏维生素D
如果平时摄入的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D,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鱼等,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如果受到家族遗传因素影响或碘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诱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从而对牙齿的萌发造成影响。可以多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也可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先天性梅毒
如果母体受到梅毒螺旋体感染,可能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对牙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宝宝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