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具有止血、凝血等作用,正常值为(100-300)×10^9/L。体检血小板只有117×10^9/L,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体检前一天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者是饮水过多,可能会导致出现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休息,在休息一段时间后,通常血小板计数可逐渐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等,可能会导致出现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药,在停药后一段时间,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情况通常会逐渐缓解。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血小板胶囊、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等药物进行治疗。
3、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身体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出现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并且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偏低、贫血、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