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着全身抽搐,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低钙血症、癫痫、不安腿综合征、帕金森病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在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使体内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出现肌肉震颤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缓解。
2、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是指血中钙离子水平降低,出现钙缺乏症,主要是由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醋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3、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失控、全身抽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4、不安腿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是指静息状态下出现难以忍受的肢体不适,多由于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等疾病引起。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蚁走感等不适症状,还会出现晚上睡着全身抽搐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罗匹尼罗等药物进行治疗。
5、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