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量减少
急性肾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异常导致肾脏损伤,此时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受损,影响了水分的重吸收。这会导致尿液中水分排出增多,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能伴随排尿次数减少,但每次排尿量较多的情况。
2.浮肿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到炎症损伤,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漏出至尿液中,造成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水分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组织疏松的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蔓延至全身。
3.尿色改变
当存在急性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红细胞易于通过而发生蛋白尿和血尿,使得尿液颜色变深。尿色改变可能表现为黄色加深或出现红色血尿。
4.腰痛
急性肾炎患者常因肾间质水肿和炎症刺激而引发腰部不适感,这种疼痛可能是钝痛或酸痛。腰痛通常位于脊肋角附近,可能伴有叩击痛。
5.发热
急性肾炎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身体产热过多,散热不畅,进而引起发热现象。发热通常为低到中度的持续性热度,还可能伴随畏寒、出汗不畅等症状。
针对急性肾炎的症状,可以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来评估肾脏状况。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青霉素以消除感染源,以及控制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还需注意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促进机体恢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