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一般是指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注意事项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可能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原因引起。慢性心力衰竭可能是由于心肌病、心脏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
2、症状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等现象。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水肿、头晕、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地高辛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预后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进而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治疗及时,一般可以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较好。
5、注意事项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病情恢复。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以免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刺激心脏,不利于病情恢复。
患者平时可以适当地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