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
白内障手术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但仍然存在被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如果术中操作不当或者术后护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眼部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沙星氟沙星滴眼液眼液、妥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2.角膜损伤
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对眼球进行一定的牵拉和压迫,因此有可能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轻微的损伤,包括角膜。若出现角膜受损的情况,则需遵医嘱使用促进角膜修复的眼药水来缓解症状,例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等。
3.晶状体脱位或移位
在白内障手术中,有时会出现晶状体囊袋破裂或撕裂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晶状体从其正常位置脱离并移动到其他部位。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并增加再次手术的风险。对于晶状体脱位或移位,通常采用二次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4.眼压升高
白内障手术后,由于晶状体的去除会导致前房压力降低,从而引起虹膜-晶状体隔向前膨隆,进而压迫睫状突而使房水流出受阻,引发眼压升高。此时可配合医生通过口服降眼压药物进行控制,常用有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
5.视力下降
虽然白内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但仍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导致视力下降。例如,手术器械损坏、麻醉不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从而使视力无法得到预期的提升。针对此类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必要时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手术干预。
为了减少上述风险发生的概率,在接受白内障手术之前,建议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此外,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