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熬夜就会抽搐、哆嗦,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低钙血症、癫痫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1、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是由于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大脑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导致大脑处于疲劳状态,进而出现肢体活动、感觉异常、抽搐、颤抖等症状。一般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一段时间后即可缓解。
2、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是由于血液中的钙离子低于正常范围,主要是由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由于血液中的钙离子减少,导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抽搐、颤抖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碳酸钙、醋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3、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导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抽搐、颤抖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切除性手术、姑息性手术等。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可能是由于不安腿综合征、帕金森病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