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慢性腹泻的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慢性腹泻的原因可能有感染性肠炎、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慢性胆囊炎、自身免疫性肠病等。这些病因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因此,诊断和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1.感染性肠炎
由于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侵袭肠道黏膜,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水样便和频繁腹泻。针对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如果是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
2.乳糖不耐受
由于小肠粘膜损伤或遗传因素导致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分解食物中的乳糖,进而出现腹泻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通过血液检测、呼气试验等方式来确诊是否为乳糖不耐受。确诊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进行缓解,比如减少奶制品摄入量或者选择不含乳糖的食物替代。
3.食物过敏
当机体对某些特定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时,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从而引起胃肠道炎症和水肿,进一步导致腹泻的发生。如果确定是某种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腹泻,应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并寻求医生帮助。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确认过敏原。
4.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由胆囊长期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此时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诱发腹泻。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利胆药物进行治疗。
5.自身免疫性肠病
自身免疫性肠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所引起的疾病,会导致肠道组织受损,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进而引发腹泻。自身免疫性肠病通常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采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如硫唑嘌呤片、甲泼尼龙片等。
针对小儿慢性腹泻的情况,建议密切监测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指标。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粪便常规分析以及电解质水平测定。
66
2025-05-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