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心脏瓣膜性疾病怎样治疗好

朱鹏 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心脏瓣膜性疾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如华法林、利尿剂如等。患者需按医嘱服用,定期监测血液凝固指标。华法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来防止血栓形成,减少瓣膜损伤;则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症状。适用于轻度瓣膜病变或合并心力衰竭等情况,但需要密切监控药物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通常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在血管内放置支架扩张狭窄的瓣膜,例如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此方法利用球囊扩张器将狭窄的瓣膜撑开,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缓解症状。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瓣膜疾病,如二尖瓣反流或主动脉瓣狭窄,且病情较轻或不适合手术者。
3.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通过开胸或腹腔镜手术直接修复或置换受损的心脏瓣膜,如人工瓣膜置换术。手术旨在彻底解决瓣膜问题,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改善生活质量。适用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如重度狭窄或反流,以及无法通过其他手段有效控制的症状。
对于心脏瓣膜性疾病,应遵循医生建议,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饮食,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注意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管理。
66
2024-09-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