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情况下,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体温偏低,但体温偏低也可能是测量不准确、环境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等原因导致的。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进入体内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出现发热的症状,在发热期间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体温偏低。患者可配合医生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2、测量不准确
如果患者在测量体温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可能会导致测量的体温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测量体温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可在腋窝处放置毛巾,将体温计夹紧,通常可测得较为准确的体温。
3、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的保暖,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热量流失,从而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多注意自身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也可以多喝一些温热水,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温偏低的情况。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碘摄入过少等原因导致。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以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慢,患者会出现体温偏低、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药物影响
如果患者发热后服用过量的退热药物,可能会导致体温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服用退热药物,同时可以适当饮用温水进行改善。
如果患者出现体温持续降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