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吃中药一般可以治疗,但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肺源性心脏病通常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功能改变的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还会伴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参蛤散、补肺活血胶囊等,可起到益气活血、补肺固肾的作用,进而改善气促、心悸等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可遵医嘱服用三子养亲汤、清气化痰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也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中药通常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不能完全治愈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还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盐酸丙卡特罗片等,可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另外,患者还可遵医嘱服用螺内酯片、片等利尿剂,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水肿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芥末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