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持续发热39°C吃药打针都不见退热,可能是用药不当引起的,也可能与药物治疗无效、合并感染、药不对症、病情严重等原因有关,可以通过日常护理、更换药物、输液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用药不当
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退热药,或服用的退热药不对症,可能会导致持续发热39°C的情况无法改善。建议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2、药物治疗无效
发热通常是由于机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不对症,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炎症没有得到控制,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合并感染
如果患者发热39°C,合并感染,服用退热药后药效一般不会持续太久,体内的炎症没有得到控制,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继续服用退热药,同时,患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药不对症
如果发热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服用的退热药物通常是抗病毒药物,此时如果患者服用的是抗生素药物,就可能会导致药不对症,无法治疗疾病,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治疗。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病情严重
如果患者发热39°C,并且出现了持续升高的情况,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吃药打针都不见退热的情况。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比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等。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另外,建议患者出现发热后,还需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适当增添衣物,以免加重病情。还需注意多喝温开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