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肠息肉是怎么导致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肠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炎症性肠病、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息肉形成。家族史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如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则其子女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2.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和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肠黏膜损伤,进一步发展为息肉。改善饮食结构和作息时间有助于减少息肉的发生。例如,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芹菜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地区、接触放射线等,这些因素可能会损伤肠道细胞,增加息肉发生的风险。减少环境污染暴露和控制放射线剂量可降低息肉风险。比如,佩戴口罩、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以及合理使用电离辐射设备。
4.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腹痛等症状会导致肠道黏膜持续受损,增加肠息肉的风险。药物治疗主要包括5-氨基水杨酸及其衍生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环磷酰胺等,以减轻炎症,保护肠黏膜。
5.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引起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损伤,增加肠息肉的风险。如果必须长期用药,建议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
针对肠息肉,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另外,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以及是否有腹部疼痛等情况出现,若存在不适需及时就医。
66
2024-11-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