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因血小板低住院诊断为结缔组织病是因为患者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使得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紫癜、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可以侵犯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累及多种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使得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出现皮肤黏膜干燥、口干、舌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使得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出现皮肤黏膜硬皮病变,可能会出现雷诺现象、肢端溃疡、指端硬化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使得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腔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