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一般可以继续喂母乳,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母乳性黄疸指的是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天~5天出现黄疸,在2周~3周达到高峰,但其浓度一般在20mg/dL以下,通常表现为轻度高胆红素血症,一般在患儿出生后3个月左右可自行消退。如果患儿母乳性黄疸程度较轻,一般可以继续喂母乳,通常不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患儿母乳性黄疸程度较重,则不建议继续喂母乳,以免导致患儿的黄疸程度持续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患儿母乳性黄疸的程度比较重,建议暂停母乳喂养3~5天,可以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喂养,促进患儿排泄,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必要时,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