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上有个疙瘩走路疼也吃药了没效果可能是由于皮脂腺囊肿、毛囊炎、肛周脓肿等原因所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医生的综合分析下进行对症治疗。
1、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主要是因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皮脂腺囊肿多发生于头皮、面部,突出皮肤表面,球形,无波动感。如果囊肿比较小,且没有频繁发生继发感染后出现红肿、疼痛、破溃等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如果皮脂腺囊肿出现继发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2、毛囊炎
毛囊炎是一种累及毛囊和其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毛囊部位引起的炎症。症状主要包括红色丘疹、丘疹性脓疱等,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3、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指肛周软组织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可能是肛腺堵塞感染、肛周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周围持续疼痛和红肿的症状,还可伴有排便困难、便秘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肛瘘的情况,患者则需要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上述情况还可能与疖肿、脂肪瘤、纤维瘤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