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在于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病症、入药部位和采收加工。
1.性味归经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茯苓味甘、淡,性平。两者性味相同,但土茯苓无毒,而茯苓有毒。
2.功效
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茯苓则有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
3.适应病症
土茯苓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疖、肢体拘挛、风湿痹痛等;茯苓常用于治疗水肿、痰饮、惊悸、失眠等症状。
4.入药部位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茯苓则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5.采收加工
土茯苓通常在秋季挖取地下根块后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后趁鲜切片或晒至半干,再切成薄片,阴干即可;茯苓则需在生长5-6年后,于冬季采挖,去净外皮及细根,剖开后,选呈白色的部分,切成厚片,阴干或烘干。
使用土茯苓和茯苓时均需注意区分其功效差异,并遵医嘱进行用药。此外,对这两种中药有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
1.性味归经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茯苓味甘、淡,性平。两者性味相同,但土茯苓无毒,而茯苓有毒。
2.功效
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茯苓则有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
3.适应病症
土茯苓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疖、肢体拘挛、风湿痹痛等;茯苓常用于治疗水肿、痰饮、惊悸、失眠等症状。
4.入药部位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茯苓则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5.采收加工
土茯苓通常在秋季挖取地下根块后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后趁鲜切片或晒至半干,再切成薄片,阴干即可;茯苓则需在生长5-6年后,于冬季采挖,去净外皮及细根,剖开后,选呈白色的部分,切成厚片,阴干或烘干。
使用土茯苓和茯苓时均需注意区分其功效差异,并遵医嘱进行用药。此外,对这两种中药有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