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尿常规检查,发现有多项异常,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做尿常规检查之前,喝了太多的水,可能会导致尿液被稀释,从而出现尿比重降低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尿蛋白阳性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患者可以在检查之前适当地减少饮水量,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尿路感染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细菌侵入尿道,引起尿路感染,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腰痛、发热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3、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指肾小球损伤并伴有炎症,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患者出现水肿的情况,则可以遵医嘱使用片、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指病原微生物侵犯肾盂以及肾实质引起的疾病,可能与尿路梗阻、尿道的畸形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尿痛、尿频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环丙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糖尿病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出现尿糖阳性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玉米、燕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