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足下垂

邹华章 骨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足下垂是指踝关节背屈无力或不能,导致足部向下垂的状态。
足下垂通常由神经损伤、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引起。当支配足部肌肉的神经受损时,如坐骨神经损伤,会导致这些肌肉无法正常收缩,从而出现足下垂的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容易跌倒。此外,还可能出现足部疼痛、麻木感以及脚趾弯曲等症状。
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进行踝反射测试等。有时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MRI扫描,以评估骨骼结构是否异常。物理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锻炼和强化受影响的肌肉来改善足下垂。必要时,医生会开具药物治疗,如利鲁唑,以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对于足下垂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加重症状。同时,穿着合适的鞋子和使用辅助设备,如拐杖或助行器,有助于提高行走能力并减少摔倒的风险。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