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切除后,也可能会有癌变的可能性,但是概率较小,如果做好术后护理,通常可以降低癌变的发生概率。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可能与感染、饮食不当等有关,主要会引起上腹部不适、胃部疼痛等症状。胃息肉体积较大时,一般可以选择胃镜下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但胃息肉切除后,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癌变的情况,因为胃息肉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会受到饮食因素和炎症刺激而发生病变,而且胃息肉还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大多数的胃息肉都不会出现癌变,但少数胃息肉,尤其是常见的腺瘤性胃息肉类型,也是最有可能变成癌的类型。如果胃息肉患者在切除胃息肉后,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抽烟、酗酒,经常吃油腻食物,就有可能刺激胃黏膜,提高癌变的发生概率。
所以当胃息肉切除后,也要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可通过胃镜检查来明确胃息肉是否复发,对于复发的胃息肉,可考虑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患者术后应谨遵医嘱,日常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患者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也可进行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