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理分型哪种最好?】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并没有明确的乳腺癌病理分型哪种最好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或浸润性两大类,其中非浸润性包括小管癌、乳头状癌、腺样囊性癌等,浸润性又可分为髓样癌、湿疹样癌及溃疡性癌。
一、非浸润性
1.小管癌:此类癌症细胞排列成圆锥形或长条状,可有假突起,核圆形,质高,常见砂粒体和玻璃样变,有时可见到核仁,多数病例分化良好,预后较好。
2.乳头状癌:此类型是常见的乳腺癌,占所有类型的30%左右,常位于乳晕区,呈圆形或多边形,大小不一,也可呈结节状,切面为灰白色半透明鱼肉样,质地较软,其生长缓慢,预后好于其他类型乳腺癌。
3.腺样囊性癌:此类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发病率较高,通常发生于50-70岁的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病灶界限清楚而隆起的结节,切面呈浅黄色半透明鱼肉样,质地柔软且具弹性,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易侵犯皮肤或胸壁,侵入胸骨肌时则坚硬如石,预后较差。
4.管内癌:此类型较少见,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2%,可发生在大导管上皮,也可发生在小叶原基导管上皮,常累及一个或数个开口,并向腔外生长形成肿块,预后较好。
二、浸润性
1.髓样癌:此类型较为罕见,约占整个乳腺癌的1%,可在乳房任何部位发生,早期即可出现淋巴转移,但很少经血转移,预后相对较好。
2.湿疹样癌:此类疾病极为罕见,发病年龄较大,约60岁以上,临床表现类似慢性湿疹,初期仅见表皮略凹陷,呈红色斑片,覆有鳞屑,以后发展至真皮层,引起乳头回缩并呈剧痛,病变范围广泛,切除后极易复发,预后差。
3.溃疡性癌:此类型更为罕见,患者多为老年人,瘤体较大,生长快,局部破坏严重,可伴有溃疡、坏死、出血、疼痛等症状,预后极差。
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来说,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除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以外,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可能还需要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等辅助治疗。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一、非浸润性
1.小管癌:此类癌症细胞排列成圆锥形或长条状,可有假突起,核圆形,质高,常见砂粒体和玻璃样变,有时可见到核仁,多数病例分化良好,预后较好。
2.乳头状癌:此类型是常见的乳腺癌,占所有类型的30%左右,常位于乳晕区,呈圆形或多边形,大小不一,也可呈结节状,切面为灰白色半透明鱼肉样,质地较软,其生长缓慢,预后好于其他类型乳腺癌。
3.腺样囊性癌:此类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发病率较高,通常发生于50-70岁的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病灶界限清楚而隆起的结节,切面呈浅黄色半透明鱼肉样,质地柔软且具弹性,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易侵犯皮肤或胸壁,侵入胸骨肌时则坚硬如石,预后较差。
4.管内癌:此类型较少见,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2%,可发生在大导管上皮,也可发生在小叶原基导管上皮,常累及一个或数个开口,并向腔外生长形成肿块,预后较好。
二、浸润性
1.髓样癌:此类型较为罕见,约占整个乳腺癌的1%,可在乳房任何部位发生,早期即可出现淋巴转移,但很少经血转移,预后相对较好。
2.湿疹样癌:此类疾病极为罕见,发病年龄较大,约60岁以上,临床表现类似慢性湿疹,初期仅见表皮略凹陷,呈红色斑片,覆有鳞屑,以后发展至真皮层,引起乳头回缩并呈剧痛,病变范围广泛,切除后极易复发,预后差。
3.溃疡性癌:此类型更为罕见,患者多为老年人,瘤体较大,生长快,局部破坏严重,可伴有溃疡、坏死、出血、疼痛等症状,预后极差。
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来说,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除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以外,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可能还需要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等辅助治疗。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获得较好的预后。